服务咨询热线:18215611243
企业网络舆情处理的困境及一般的处理流程
2019年11月29日 来源:互联网资讯

虽然近些年企业信息传播及舆情处置水平不断提升,但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网络广泛传播的事件依然众多。案例研究表明,信息传播与舆情管控失效,与企业内部制度化建设,尤其是处置流程不完善、不适应网络环境要求有很大关系。


企业网络舆情监测


一、当前企业舆情处置的困境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在舆情应对上面临着多重考验。

首先是企业外部因素:一是舆情传播范围广。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信息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一经发布即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二是舆情传播手段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种文字、图片、视频社交平台相继出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三是舆情传播路径复杂。与传统媒体舆情的线性传播路径和圈层式受众覆盖不同,新媒体舆情传播呈现的是散状传播路径和交叉式、重复式覆盖,传播具有爆炸性特点。四是舆情传播速度快。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覆盖广、手段多等,舆情形成只需数小时甚至更短时间,企业舆情的现实危机影响范围广。

其次是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第一,舆论风险防范意识总体上还不强,极力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的观念还没有在广大员工和劳务工中树立牢固;第二,企业防范舆论风险的水平总体上还处在被动层面,没有形成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的防范机制,往往是出事后媒体开始介入了,宣传部再去灭火,而不是在媒体介入前提前做好防范;第三,对网络舆情的认识和应对不足,缺乏有效地措施和手段。

二、企业舆情处置的一般流程
当企业发生负面舆情时,一般经历快速响应—危机调查与评估—危机处理—善后工作和事后分析这四个舆情处置流程。

快速响应。危机发生之后,企业要在第一时间“表态”,具体来说,一是要表明知悉该事件,并对公众表示进行调查等。二是成立调查机构和专门处理公关危机的团队,迅速实现内部资源整合,集中处理危机事件。这个团队的成员组合要视危机的程度而定,如果是中度危机或者重大危机,就需要企业的管理高层直接参与到团队中来。危机管理团队包括企业的公关人员、企业管理层、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第三方顾问团队等。三是明确信息出口,及时对外传递信息。

危机调查与评估。企业在发生危机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奔赴现场、深入公众,了解危机的各个方面,收集关于危机的综合信息,在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调查报告,为制订危机处理方案提供基本依据。需注意的是,在调查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危机的性质和来源,即“危机是什么”。其次,界定公关危机所涉及的公众,即“危机影响到了哪些人”。然后是确认危机的影响。一般而言,危机分为轻度危机、中度危机和重大危机几个级别。企业要根据危机的影响为其定级,并做出相应级别的危机公关行动。调查评估阶段,也应密切关注网络舆论动态,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及时有效有节地释放调查进展,回应公众关切。

危机处理。企业需要针对危机调查与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因企业产品质量或服务出现问题,立即实施终止策略,包括停止销售、回收产品、关闭涉事分支机构等,主动承担相应损失。在危机处理这个阶段,除了线下处置外,企业还应注重在线上层面及时向公众反馈事件处置进度,不仅要成为消息的第一发布人,而且要保持唯一的发布消息的渠道。例如,通过企业官方微博或官网等社交平台发布权威性信息,实时跟进事件处置情况。这不仅可以避免因多个声音产生混乱局面,引起公众对企业的误解和猜疑,同时还可以向公众传达出企业的积极改进、诚实负责形象。

善后工作和事后分析。当企业负面舆情热度降温后,企业不能由此放松警惕,而是应该主动查找危机爆发的根源所在,并积极整改,彻底铲除“病灶”,防止负面舆情死灰复燃。同时,还应该对负面舆情进行复核,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暴露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